|
新聞詳情
醬香型白酒的“稀缺性”到底是什么造成的?發表時間:2023-06-30 17:30作者:領匠酒業 醬香酒,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因其工藝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而成為白酒中最為稀缺的一類。尤其是正宗的大曲醬香型白酒更是稀缺中的稀缺,在2022年約占我國白酒產業總產量671.2萬千升的10.43%。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醬香酒如此稀缺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首先,產地因素是導致醬香酒稀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宗的醬香酒都產自以茅臺鎮為中心的核心產區。在茅臺鎮這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微生物群體活躍的環境,才能釀制出醬香酒獨特的口感風味。然而,茅臺鎮及周邊雖然擁有近2000家醬酒企業,但真正算得上是醬酒核心產區的產品卻寥寥無幾。領匠酒便是醬香酒中佼佼者,僅在這片核心產區生產,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其次,原料因素也對醬香酒的稀缺性產生重要影響。優質醬香酒的釀造必須采用茅臺鎮當地出產的紅纓子糯高粱作為原料。這種糯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的高粱不同,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高達90%以上,有利于回沙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酒的營養消耗都在合理范圍內。此外,紅纓子高粱含有豐富的單寧,通過傳統工藝發酵產生各種醬香白酒的前體物質,進而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紅纓子高粱和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是醬香酒優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其他地區的高粱無法釀造出正宗的醬香型白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醬香酒的產量,使其成為珍貴稀缺之物。 除此之外,醬香酒的工藝因素也不容忽視。正宗大曲醬香白酒的釀造過程需要遵循復雜的“12987”工藝流程。比如領匠酒,其嚴格遵循天然釀制醬酒的時間法則,歷經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等多個階段,整個生產周期長達一年之久。此外,根據調酒大師的勾調秘法,將不同輪次的幾種甚至幾十種基酒,加上一定比例的年份老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兌出一款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氣效果,使酒體達到協調、平衡。最終,這些酒需要窖藏5年以上,才能成為一瓶好醬酒。這樣繁瑣的工藝也限制了醬香酒的生產量,使其成為難得的稀缺佳釀。 此外,成本因素也是醬香酒稀缺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醬香酒需要在特定的產地使用當地特有的原料,并經過5年左右的醞釀時間才能出廠,物料成本、工藝成本和時間成本都較高,導致優質醬香酒的品質稀缺,價格普遍較高。 最后,醬香酒獨特的風味也是其稀缺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對于其他白酒的香型,醬香型白酒的度數較高,同時味道也更為復雜多樣。由于醬香酒屬于自然發酵,勾調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呈香呈色呈味物質,因此在自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酸甜苦辣各種味道兼而有之。習慣喝醬酒的人很難接受其他香型白酒的單一味道,這也增加了醬香酒的稀缺性。 綜上所述,醬香酒之所以如此稀缺,是由于生產環境、釀酒原料、釀制工藝、釀酒成本和風味特質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所致,使得純天然發酵的優質醬酒成為一瓶難求的稀有佳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