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醬香白酒知識百科:一文涵蓋50個必知要點!(上篇)發表時間:2023-08-29 14:38作者:領匠酒業 醬酒的風潮愈演愈烈,其卓越品質與悠久文化使其成為眾多餐桌上的首選佳飲。然而,品味醬酒同樣需要一番心思,只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地喜愛它。 在今天的篇章中,小匠愿意與各位酒友分享50條有關醬酒的知識。無論你對醬酒的了解如何,這篇文章都能為你填補知識的空白,建議你關注并將其收藏起來。 1.醬酒鑒評:傳統與科學的交融 在醬酒的鑒評過程中,感官鑒定占據主導地位,當然也可以通過科學儀器來詳細分析醬酒的各項指標。這種融合傳統和科學的方式,為醬酒的鑒評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2.品酒環境:光線、溫度與濕度的平衡 品嘗醬酒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品酒室的光線應該是充足而柔和的,溫度維持在20℃至25℃之間,濕度約為60%。穩定的溫濕度,新鮮的空氣,沒有雜質的氣味,這些條件都為品酒體驗創造了最佳的氛圍。 3.品酒杯的藝術:顯現色、香、味的精髓 品酒杯是品評酒品的主要工具,其質量將直接影響酒液的色澤、香氣和味道,甚至會在心理上產生影響。選擇透明無色、無花紋的高級玻璃杯作為品酒杯,尺寸、形狀和厚度都需要一致。郁金香型的品酒杯是白酒品評的標配,其腹部較大有利于蒸發,而小口則有助于香氣分子的集中,更有利于嗅覺的敏銳度。 注意,品酒杯需專用,以免受到異味的影響。在每個杯子上標記編號,使用前應充分沖洗,首先用溫熱水多次漂洗,然后用純凈水或蒸餾水進行清洗,最后用潔凈的白色綢布或烘箱將其擦干凈。潔凈的品酒杯應倒置于無塵的瓷盤上,切忌放入木柜或木盤,以免受到木材或涂料氣味的污染。 4.品味高手的素質:感官與專業的結合 品酒員需要擁有敏銳的感官器官,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核,滿足感官分析的要求,熟悉描述白酒的感官品評詞匯以及白酒的獨特特征。評價需要做到公正、科學、準確,這是品酒員的基本素養。 5.醬香的典型風格:幽雅醇厚,空杯余香悠長 醬香酒以其獨特的風格脫穎而出,香氣濃烈,幽雅而細膩,酒體醇厚豐滿,空杯中依然能持續散發出令人陶醉的余香。這種持久的香氣留存,源于聚合后的大分子酒精以及各種含有芳香氣味的酯類等揮發速度較慢,賦予了醬香酒獨特的品質。與此不同,劣質白酒的刺鼻氣味則會讓人作嘔。 6.多維感官鑒評:色、香、味、格的交織 醬酒的感官鑒評涉及四個基本維度:色彩(包括肉眼觀察酒液的色調、透明度以及有無懸浮物)、香氣(主要考察酒的溢香、噴香和留香性)、味道(涵蓋甜、酸、苦、辣、澀、咸等基本口味)以及風格(也稱酒體,需要通過整合色、香、味的感受來界定)。這種綜合性的評價方式賦予了品評酒的深度與廣度。 7.空杯香:醉人醬香的永恒 空杯留香,即已空的醬香白酒杯中的香氣長久保留,綿延不絕,令人陶醉。這一奇妙現象的解釋在于,好的醬香型白酒中,聚合后的大分子酒精和富含芳香氣味的酯類等物質揮發速度較慢。相反,劣質白酒的小分子酒精和芳香酯類物質揮發迅速,故留香效果不佳,還可能引發刺鼻感。 8.醉人色彩:微黃的變奏 醬酒常呈無色或微黃色,隨著貯存時間的增加,醬酒的顏色可能會呈現微黃或淡黃。這種顏色的變化是醬酒陳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醬酒的歷程和特點。 9.香氣的獨特之道:細致品味的藝術 在品酒過程中,嗅覺的參與至關重要。聞香時,應將酒杯置于鼻下,保持頭稍微低垂,讓杯與鼻之間保持1至3厘米的距離。只需吸氣,不要呼氣。保持穩定的吸氣量,不要交替大小。可輕輕晃動酒液,使香氣更充分地釋放,這有助于增強嗅覺體驗。用鼻子感受香氣,記錄下其獨特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聞香不應同時嘗酒,應當在一輪聞香后再進行品嘗。同時,為了避免不同杯間的互相影響,需注意聞香之間的時間間隔。 10.品味的細致:味蕾的舞蹈 品味醬香酒需要一系列精湛的動作。首先,將少量樣品(大約2毫升)置于口中。酒液入口后,讓它與舌尖、舌側接觸,覆蓋舌面和舌根,以便所有味蕾都能感受其風味。通過用舌頭鼓動酒液,使其與上顎、喉嚨、頰部完全接觸,全方位地辨別味道。用細致的味覺感知記錄下口感特征。同時,注意體驗酒的醇厚、豐滿、細膩、柔和、諧調、清爽和刺激性等。 11.53°的奧秘:酒精的協調融合 為什么茅臺醬香酒的標準酒度是53°呢?這是因為在53度的酒精濃度下,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結合得最為緊密。由于茅臺醬香酒需要經過三年以上的陳釀,53°的酒度使得酒體柔和,不過分刺激,回味醇和而甘甜。 12.醬香的獨特之處:總酸的重要性 優質的醬香酒總酸含量遠高于其他香型白酒,這是醬香酒成為健康酒的關鍵。其標準值不低于1.4,體現了醬香酒獨特的風味特點和品質標準。 13.固形物的涵義:釀造的本質 醬酒中的固形物指在特定溫度(100℃~105℃)下,去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性成分后的殘留物。無機成分主要來自于釀造用水。水中過多的無機鹽和不溶性物質不僅會使酒的固形物含量超標,還會影響口感,導致沉淀或渾濁。因此,水質的優劣對于醬香酒的質量至關重要。 14.存放與品味:時間的珍貴 醬香酒的老熟度隨存放年限增加而增加,香味也變得更加幽雅。然而,超過15年的老酒通常用于重要的烹飪調味之中,而非直接飲用,這是因為酒齡過長會使酒體更趨復雜,適合在烹飪中發揮獨特的魅力。 15.原料的調和:高梁與小麥的高度配合 醬香白酒的生產離不開高梁和小麥這兩大主要原料,其中以高梁為主。小麥則用于制作大曲,通常高梁和小麥的比例為1:1,這種精心的原料搭配賦予了醬香酒其獨特的風味和特點。 16.尾酒潑窖:釀造的香氣之道 在釀酒過程中,為什么每次發酵完畢,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呢?尾酒的潑灑能夠促進糧食的更充分發酵,加強香氣的產生,使得酒體更富有層次感和深度。 17.傳統工序的編織:酒的精湛創作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的制造過程如詩如畫,從選料、制粬、釀酒、貯存、勾兌、檢驗到包裝,共七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承載著制作醬香酒的智慧和技藝,決定著最終的風味和品質。 18.大曲工藝的珍寶:傳統的瑰寶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堅持使用大曲工藝,以小麥和高粱為原料,經過高溫制曲、堆積發酵、多次蒸煮等復雜工序,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大曲,為酒的醇厚香醇奠定了堅實基礎。 19.勾調的藝術:風味的合成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的勾調流程是一項高度精密的藝術,包括選定庫存酒、類別劃分、小樣調和、陳年老酒的添加,最終完成各類酒的巧妙調配。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經驗豐富的調酒師的精湛技藝。 20.大曲的詮釋:原料 大曲,是以純小麥為原料,通過粉碎、混合曲母和水,經高溫培養而成。它不僅是醬香酒制作過程中的核心,也是賦予醬香酒豐富香氣和口感的關鍵。 21.工藝的數字之舞:12987 醬香型白酒的基本工藝被簡潔地稱為“12987”,代表了制曲、發酵、蒸煮的次數。這種精細的工藝流程是醬香型白酒獨特風味的基石。 22.精準的時間選擇:端午的智慧 為什么醬香型白酒的制曲要選擇在端午節后呢?因為此時溫度升高,正符合制曲所需的高溫條件。同時,端午節前后小麥成熟,滿足了制曲所需的優質原料。這種智慧的時間選擇為醬香酒的制作提供了最佳條件。 23.“三高”工藝的神秘:酒的精湛創造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過程中,所謂的“三高”工藝指的是高溫制曲、高溫堆積和高溫餾酒。這一系列高溫的處理,促使了原料的深度轉化,使得醬香酒的風味得以濃郁、復雜和豐富。 24.“三長”工藝的智慧:酒的養成之道 醬香型白酒的制作過程中,所謂的“三長”即制曲時間長、餾酒時間長、儲存時間長。這種長時間的處理和陳化,使得醬香酒逐漸發展出獨特的風味和醇香,成為歲月沉淀的美味。 25.制曲工藝的秘密:高溫釀造 醬酒的制曲工藝是一個關鍵步驟,其基本工藝包括選擇制曲原料、粉碎曲料、配比曲料、踩曲制坯、培養曲坯,最終完成成品曲質量的鑒定。這個過程中,高溫是至關重要的特征,它促使曲料充分發酵,為酒的后續步驟奠定了基礎。 在制作醬香型白酒的每一個環節中,從選料到發酵,從勾兌到儲存,每一步都蘊藏著技藝的傳承和智慧的升華。這些看似簡單的工藝步驟,實際上蘊含著醬香酒釀造師們的心血和努力,鑄就了一杯杯香氣濃郁、口感細膩的醬香美酒。從“三高”到“三長”,從制曲到勾調,醬香酒的工藝是一門奧秘而卓越的藝術,也是茅臺鎮釀酒文化的珍貴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