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白酒知識:大曲與小曲的差異發表時間:2023-09-26 14:30作者:領匠酒業 我國釀酒技術擁有一項在全球獨樹一幟的發明,被國外認為與“四大發明”媲美,那就是酒曲。 俗話說“無曲不成酒”。古往今來,人們一直非常注重曲制工藝,《齊民要術》中甚至記載著制曲時需恭敬地向五方五土之神祈禱,以獲取保佑。 那么,什么是酒曲? 酒曲,古稱酒釉,指的是將大麥、小麥、豌豆等原料經過高溫蒸煮后,接種曲霉分生孢子,然后在特定的溫濕度環境下培養,使米粒上生長出茂盛的真菌,這便是酒曲。有一句俗話說得好:“若作酒醴,爾惟曲蘗。”簡單來說,釀酒就是一門微生物藝術,其核心是將糧食轉化為單分子糖,然后發酵成酒,而催化這一變化的正是糖化酶和酒化酶,也就是酒曲。 酒曲通常以大麥、小麥、豌豆等多種原料為主,在特定的溫濕度條件下,通過不同類型的微生物自然培養繁殖而成。按照制曲工藝和外觀特點的不同,酒曲可以分為大曲、小曲和麩曲三類。 那么,何為小曲? 小曲是由米糠或米粉以及一些中草藥制成,具有淡淡的香氣。使用小曲釀酒可以獲得較高的轉化率。因為它的用量較少,但產酒率較高,因此小曲常被用于釀造黃酒。小曲有多個品種,包括藥小曲、酒曲餅、無藥白曲、純種混合曲和濃縮甜酒曲等。其中,主要微生物成分包括根霉和毛霉。小曲通常呈球狀,大小約如鵪鶉蛋或更大。 小曲酒又被稱為酒藥,其中最著名的品牌包括洋河小曲、桂林三花酒和米酒等。還有一些酒企會混合使用大曲和小曲,如董酒和酒鬼酒等。需要指出的是,大曲酒與小曲酒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它們的差異主要在于制曲的質量。 何為大曲? 大曲,是一種以大麥、小麥和豌豆為主要原料,經過特殊加工工藝制成的酒曲。這種曲制作過程包括研磨原料并加入母曲,將其與水混合后壓制成塊狀的曲坯,然后通過精確控制的溫濕度條件,促使大自然中多種微生物在其中生長和繁殖。制成的酒曲就是大曲。 使用大曲釀造的酒被稱為大曲酒,通常采用固態發酵工藝制作。大曲釀制的酒質量較高,其中坤釀以及許多有名的醬酒都是使用大曲釀制的。著名的茅臺酒就采用了醬香大曲釀造,泰斗酒和習酒也都是以醬香大曲為基礎釀制而成。 酒曲的作用是什么呢? 使用酒曲是我國釀酒工藝的獨特特點,因為酒曲中富含各種糖化和發酵微生物,以及這些微生物分泌的酶。這些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和氨基酸。 酒曲中包含豐富的微生物和培養基成分,如酵母菌、乳酸菌、霉菌等。其中,曲霉菌、根霉菌、霉菌等有益微生物,是提供釀酒所需各種酶的重要來源。酒曲參與了整個發酵過程,這也是我國酒與西方紅酒、洋酒等的顯著區別之一。西方酒通常采用單一微生物發酵,而我國的酒曲中同時含有多種酵母、細菌和霉菌。曲最初在我國主要用于釀酒、制作醬油和醋等。在傳入西方后,酒曲中的霉菌被用于大規模生產酒精和抗生素,包括提取青霉素等,對現代生物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