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領匠酒文化課堂|醬香型白酒為何出酒慢?發表時間:2024-03-12 14:18作者:領匠酒業 醬香型白酒,以其獨特的醬香風味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與其他香型白酒相比,醬香型白酒的出酒速度卻慢得驚人。為何醬香型白酒出酒慢?這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因素。 獨特的釀造工藝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遵循“12987”古法,即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其中,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是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的核心。 高溫制曲:醬香型白酒的曲藥采用高溫制曲,溫度高達60-65℃,歷時30-40天。高溫環境下,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形成了醬香型白酒獨特的風味物質。 高溫堆積發酵:將制好的曲藥與高粱原料混合,進行高溫堆積發酵。發酵過程中,溫度可達50-60℃,持續時間長達60-80天。高溫堆積發酵使得微生物更加活躍,產生了更多復雜的香氣物質。 高溫餾酒:醬香型白酒采用高溫餾酒,餾酒溫度高達70-80℃,經過多次蒸餾,最終得到酒精度較高的白酒。 原料特性 醬香型白酒以紅纓子糯高粱為主要原料。紅纓子糯高粱顆粒堅硬,淀粉含量高,不易被糊化,需要更長的發酵時間才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分。此外,醬香型白酒的曲藥以小麥制成,小麥曲的糖化力較低,也導致了發酵速度較慢。 環境因素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主要集中在貴州茅臺鎮。茅臺鎮地處赤水河畔,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為15℃,年降雨量為1200毫米。這種氣候條件有利于微生物生長,但也導致了發酵速度變慢。 其他因素 固態發酵:醬香型白酒采用固態發酵,利用固態糧食進行發酵,更加耗時。 多次循環:醬香型白酒生產過程中,會將酒糟進行二次發酵,以增加酒體的風味,這也延長了生產周期。 結語 醬香型白酒出酒慢,是其獨特工藝、原料特性、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正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釀造方式,才造就了醬香型白酒醇厚、優雅、復雜、回味悠長的獨特風味。 拓展: 不同香型白酒的出酒速度比較:濃香型白酒的出酒速度相對較快,一般只需幾個月的時間。 醬香型白酒出酒慢的利弊:出酒慢一方面導致了生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醬香型白酒更加稀缺,具有更高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