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為什么醬酒必須掐頭去尾?釀酒師親解七次取酒的正確比例發表時間:2025-02-11 15:44作者:領匠酒業 醬酒取酒工藝與固態發酵取酒標準簡介 醬香型白酒取酒工藝作為白酒釀造中的關鍵環節,一直以來備受行業內外關注。其獨特的釀造流程和嚴格的標準,造就了醬酒獨特的風味和高品質。在白酒釀造領域,固態發酵取酒標準是衡量白酒品質的重要依據,它對原料選擇、發酵過程、蒸餾取酒等環節都做出了明確規范。醬香型白酒采用的正是固態發酵法,這種方法以其獨特的工藝和微生物發酵過程,賦予了醬酒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口感。 在固態發酵取酒標準下,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從原料選擇就極為講究,通常選用優質的高粱、小麥等糧食作物。以高粱為例,多采用顆粒飽滿、淀粉含量高的紅纓子糯高粱,為后續發酵提供充足的糖分來源。在發酵過程中,遵循“12987”工藝,即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這其中,每一輪次的發酵和取酒都有嚴格的時間、溫度等參數要求。例如,發酵溫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進而影響酒的品質和風味。而蒸餾取酒環節,更是需要精準把握火候和時間,確保酒的香氣和口感達到最佳狀態。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在這樣嚴格的工藝和標準下,醬酒為何必須掐頭去尾。 什么是醬酒的掐頭去尾 (一)“頭酒”與“尾酒”的定義 在醬酒的釀造過程中,蒸餾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當酒醅經過高溫蒸煮后,開始進行蒸餾,酒液會逐漸從蒸餾設備中流出。最先流出的那部分酒液,被稱為“頭酒”。頭酒的酒精度數通常較高,一般可達到70度甚至更高。這是因為在蒸餾初期,低沸點的物質會率先被蒸餾出來,其中包括大量的香味物質,但同時也包含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雜質,如甲醇等。 隨著蒸餾的持續進行,酒液不斷流出,當蒸餾接近尾聲時,最后流出的那部分酒液便是“尾酒”。尾酒的酒精度數較低,一般在30度以下,口感較為淡薄,且含有較多的高沸點雜質,如雜醇油等。 (二)具體操作流程 在實際的釀酒過程中,釀酒師確定頭酒和尾酒的截取節點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當蒸餾開始,酒液剛流出時,釀酒師會通過觀察酒花來初步判斷是否是頭酒。一般來說,頭酒的酒花大且消散速度快,呈現出“大清花”的狀態。此時,釀酒師會迅速將這部分頭酒截取出來,通常截取的量會根據酒醅的總量和經驗來確定,一般每甑酒醅截取的頭酒量在1-2千克左右。 當蒸餾進行到后期,酒精度逐漸降低,酒花變得小而密集,呈現出“小清花”“二花”等狀態,此時酒液的口感和品質開始下降,釀酒師便會開始截取尾酒。尾酒的截取一直持續到酒精度降至一定程度,如25-30度左右,此時基本可以判定蒸餾結束。 整個取酒過程中,釀酒師會使用專門的容器來分別盛裝頭酒、中間優質酒和尾酒。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控制流速和溫度,確保取酒的質量和效率。例如,控制蒸餾時的蒸汽壓力穩定,使酒液均勻流出,避免因流速過快或過慢而影響酒的品質。 正確取酒比例的關鍵作用 (一)各輪次取酒特點及比例 在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中,七輪次取酒是其獨特工藝的重要體現。每一輪次的取酒都有著鮮明的特點,從酒精度到風味,都存在著差異。 一輪次酒通常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取出,其色澤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帶有醬香花香和生糧香,口感清中帶醬,后味微苦,酒精度≥57.0%(vol)。這一輪次的酒,由于是初次取酒,糧食中的淀粉等物質剛開始充分轉化,帶有一些生糧的氣息。其取酒量在整個取酒過程中占比較小,大約在5%-10%左右。 二輪次酒取酒時間大約在每年的3月,酒同樣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口感更醇厚,帶酸澀味,后味干凈,酒精度≥54.5%(v01)。它在整個取酒中的比例也相對較小,約為10%-15%。 三輪次酒在每年4月左右進行取酒,此時氣溫回暖,微生物活動活躍,產出的酒體無色透明,醬香明顯,帶有舒適的糧香、曲香,酸甜味適中,酒體醇厚、味長,酒精度≥53.5%(voI)。三輪次酒是醬酒主體香味的重要組成部分,取酒比例在20%-25%左右。 四輪次酒在每年5月左右取出,特點為醬香味突出,酒味醇厚,后味綿長,酒精度≥52.5%(v01),取酒比例約為20%-25%。 五輪次酒大約在每年6月進行取酒,接近端午時節,酒醬香優雅且焦香明顯,酒精度數在52.5%vol以上,取酒比例在15%-20%左右。 六輪次酒在每年7月左右取出,又稱小回酒,特點是醬味明顯,后味長,附帶焦香味,酒精濃度在52%vol以上,取酒比例一般在10%-15%。 七輪次酒是整個醬酒釀造過程的最后一次取酒,通常在每年8月進行。此時糯高粱的支鏈淀粉基本被消耗殆盡,酒呈無色(微黃)透明狀態,醬味明顯,焦糊味突出,微苦,具有獨特的風味,酒精度≥52.0%(voI),取酒比例在5%-10%左右。 (二)合理比例對酒質和風味的塑造 遵循正確的取酒比例,能夠使各輪次酒相互協調,取長補短。不同輪次的酒中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風味物質,比如一輪次酒的生糧香、二三輪次酒的糧香曲香、五六七輪次酒的焦香等。按照合理比例取酒,能夠充分提取這些不同層次的風味物質,讓它們在后續的勾調過程中,共同塑造出醬酒獨特而豐富的風味。 從酒精度方面來看,各輪次酒的酒精度不同,合理的取酒比例有助于在后續勾調時,將酒精度調整到適宜的范圍,同時保證酒的口感和品質不受影響。例如,通過將高酒精度的一輪次酒與酒精度相對較低的六七輪次酒,按照合適的比例混合,能夠在提升整體酒精度的同時,平衡酒體,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綿柔。 在整體的酒體品質上,合理的取酒比例是形成醬酒醇厚豐滿、諸味協調、回味悠長口感的關鍵。如果某一輪次的取酒比例不當,比如三輪次酒取酒過多,可能會導致酒的醬香過于濃郁,而其他風味被掩蓋,打破酒體的平衡,使酒的口感變得單一。只有嚴格遵循各輪次取酒的合理比例,才能確保最終釀造出的醬香型白酒具有高品質和獨特的風味,符合固態發酵取酒標準下對優質醬酒的要求。 總結 綜上所述,醬酒掐頭去尾是保障酒品質量的關鍵舉措,遵循正確的取酒比例,各輪次取酒特點鮮明,合理比例能夠塑造出醬酒獨特的風味和醇厚的口感,是形成優質醬酒的重要因素。在固態發酵取酒標準下,嚴格遵循科學的取酒方法,掐頭去尾并把握好各輪次取酒比例,是釀造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核心所在,也是傳承和發揚醬酒釀造工藝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