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醬香酒的釀造工藝之美:三高、三低、三多發表時間:2023-05-29 16:52作者:領匠酒業 醬香酒的制作遵循著自然天時的規律,如踩曲于端午、下沙于重陽。整個生產過程歷時一年,從每年九月初九的重陽節開始投料,經過蒸煮、發酵、取酒、丟槽等多個步驟。
醬香酒的投料分為兩次進行。首次投料發生在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投入一半的原料,尤其注重紅高粱顆粒的完整性。這批原料中,完整度較好的高粱顆粒比例應達到80%,僅允許20%的破碎度,這個過程稱為下沙。經過蒸糧和一個月的發酵后,再投入另一半的原料,其中完整高粱顆粒比例為70%,破碎高粱顆粒比例為30%,這一過程稱為造沙,將兩次投料混合蒸制。 采用兩次投料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有關。紅高粱的生長地區通常是山區,山地的高粱先成熟,因此先投料;而山區坡地的高粱稍晚成熟,因此后投料,這樣可以保證高粱的成熟度相近,從而確保口感的相似和融合。 醬香酒的特點之一是采用“以酒勾酒”的工藝。具體而言,原酒包括了1到7個輪次的酒,每個輪次的酒又分為醬香、醇甜、窖底三種典型體,每一種典型體又分為三個等級。通過勾兌不同輪次、不同風格典型體以及不同酒齡的原酒,產生了明顯的醬香特色,并因混入不同年份的老酒而呈現出醇香、柔綿、甘爽、持久的口感。 醬香酒在出酒后需要經過三年的儲存。剛出窖的酒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但經過長時間的儲存,酒的口感會變得柔和,香氣物質也會更加豐富。 高溫發酵是醬香酒等大曲醬香型白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它指的是酒曲在60攝氏度高溫下發酵40天的過程。 在制曲過程中,醬香酒采用純小麥釀造的酒曲,而端午節時小麥的質量最佳。此外,端午節時期濕度高、溫度升高,空氣中的微生物數量非常多且活躍,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這樣制造出來的酒曲便是優質的醬香型高溫大曲。因此,制曲時間選擇在端午節期間,有助于形成醬香酒獨特的香氣和味道。 制曲完成后,曲塊要進行六個月的干曲藏存放。經過長時間的存放,曲塊的酶活力下降,同時香氣也得到增強。 醬香酒的取酒過程被稱為“烤酒”,采用高溫取酒的方式。與一般白酒要求蒸餾酒接酒溫度為25攝氏度不同,醬香酒的接酒溫度達到40攝氏度以上,排除掉刺激性強且沸點較低的物質,保留高沸點和不易揮發的物質,使醬香酒味道濃郁而不易醉人。 醬香酒的發酵過程需要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一年的生產周期內需要經歷八次加曲發酵,每次都在高溫下進行。 蒸餾過程中需要進行九次蒸餾,也稱為九次蒸煮。將兩次發酵成熟的糧食放入蒸酒器中混蒸,蒸煮時間約為4-5小時,以確保糧食充分糊化和柔熟。整個釀造過程需要進行九次蒸餾。 綜上所述,醬香酒的工藝特點可以概括為“三高、三低、三多”。三高指的是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和高溫烤酒。三低包括低水分、低糖化率和低出酒率。三多則指工藝多、大曲用量多和糧食用量多。通過充分了解這些工藝特點,我們能更好地欣賞和品味醬香酒的獨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