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醬香型白酒為什么兩次投料?醬香型白酒投料工藝發表時間:2022-05-12 14:17作者:領匠酒業 眾所周知,茅臺鎮醬香酒將在重陽節期間下沙,在這一段時間內,醬香酒的生產過程中有兩次投料,重陽下沙在茅臺鎮也是一種持續了很長時間的習俗,這里的下沙是指醬香酒生產中的第一次投料,當地用“沙”指的是茅臺鎮獨有紅嬰子高粱,所以它被稱為下沙,第二次投料被稱為糙沙。那為什么會有兩次投料? 兩次投料即下沙、糙沙,這是醬酒生產的基本環節。 選擇9月9日重陽節下沙,此時,赤水河清澈,溫度適宜,第一次下沙量占使用量的50%,即使在傳統的坤沙工藝中,高粱也要被粉碎,高粱的整顆率和破碎率為8:2,粉碎小比例的高粱使原料吸水膨脹,有利于糊化和糖化發酵,有利于后期發酵和蒸餾。 原料加入90度以上的熱水潤糧后,蒸糧蒸至7分成熟,用30%的硬心或白心出甑,然后經過攤涼冷卻過程,堆積4~5天,當堆積溫度達到45~50時,當從堆中取出的發酵糧食具有甜味和酒香時,可進入酒窖發酵。 下窖前,需要將尾酒噴灑在酒窖壁周圍和酒窖底部,并在酒窖底部撒一些大曲粉。 下酒窖時,撒入酒尾,使糧食發酵更充分,增強產香。酒尾使用量約為高粱量的2%~3%。下沙生產的白酒一般用于糙沙工藝中。 糙沙是發酵一個月后進行的第二次投料,也占總料量的50%。然而,破碎率不同于下沙,高粱的整體破碎率為7:3,潤糧后,工藝與下沙大致相似。 然后再加入下沙發酵出甑后的酒醅中,加入大量的大曲粉和蒸餾后的生沙酒攪拌均勻,收集堆積發酵,進入酒窖發酵,操作同的下沙工藝。 經過一個月的發酵,從酒窖中蒸餾出來的酒被稱為糙沙酒,并儲存在酒窖中,這種醬香型白酒甜味好,口感沖淡,生澀酸味重。 這就是下沙和糙沙的區別,這兩次投料完成后,新原料不會投入使用,只需加入酒曲煮沸,取出七次酒。 投料分為兩次的主要原因: 赤水河流域有許多山脈和峽谷,釀造高粱隨著山脈的趨勢而種植,山上山下高粱的成熟有一個時差:當山下赤水河谷的高粱成熟時,首先投入一次材料。當山上的高粱成熟時,再投入一次,兩次投入的高粱占一半。 兩次投料的目的是充分去除高粱中的澀味和雜質,特別是正丙醇的含量,使高粱充分吸收水分,實現白酒循環,為微生物發酵做好最充分的條件準備。 以上是小匠介紹的醬香型白酒為什么兩次投料,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到醬香型白酒的投料工藝及原因,希望能幫助新老朋友了更多的了解醬香型白酒,從而喜歡上正宗的醬香型白酒。 |